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政策指南> 人民政府> 吉林> 标题:洮南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洮南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洮南市自脱贫攻坚启动以来,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以产业项目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和改善人居环境“三扶一改”为统领,精心组织、高效落实,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产业项目扶贫方面。通过乡村两级主动谋划、职能部门论证审核、扶贫部门协调把关、乡镇结合实际统筹、责任部门组织实施“五轮工作法”,共谋划产业项目729个。2016年获得收益2756万元,贫困户户均、人均分别增收1363元和741元,产业项目收益率达到了12%以上。一是自建自营模式,以发放鸡雏、鹅雏和基础母羊为代表实施项目221个,带动轻度贫困户7650户、15198人,实现人均增收300元。二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黑水恒利农奶牛合作社、二龙中绿牧业公司和蛟流河旺港生猪养殖为代表实施项目47个,带动中度贫困户10259户、18093人,实现人均增收600元。三是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以圆梦牧业、雏鹰养殖、光伏+扶贫实施的项目,带动重度贫困户2312户、3918人,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

  在政策扶贫方面。围绕解决贫困人口的共性难题,区分因病、因学等致贫情况,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了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实。一是在医疗救助上,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85万元,将患有32种常见慢性病、42种特殊疾病、28种重大疾病的贫困参合者医疗报销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为全市1.7万名低保、五保人员补缴了民政补贴外剩余的新农合参保费用。同时,还为每名重度贫困人口发放了“洮南市农村重度贫困人口就医证”,凭此证及身份证可直接到定点医院免费接受住院治疗。二是在教育扶贫上,累计投入资金3567万元用于薄弱校改造和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按照小学生600元、初中生800元基准定额,足额落实了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三是在住房保障上,全市计划利用两年时间改造贫困户危房2565户,全部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并选用断桥铝窗、品牌防盗门等材料建设,确保质量安全、群众满意。2016年,已改造贫困户危房1352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总数的52.7%。

  在社会扶贫方面。策划开启了“志愿服务+”助力扶贫的新模式,整合资源,联动帮扶,将全市3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4万多名志愿者整合到一起,成立了洮南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统一组织和规范管理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在白城地区率先实现了以全民公益为助力的脱贫攻坚新模式。一是创新工作理念,搭建“公益洮南”微信公众平台,为700余户重度贫困家庭实现更换假肢、添置轮椅。建设洮南市志愿者闲置物品爱心捐赠总站,在城区100多个角落设立“爱心物资代收点”,在全市18个乡镇成立的“爱心捐赠分站”,成了贫困户家门口的免费自选超市。目前,已累计收到的物品200多种5万余件,为贫困家庭发放衣物2万余件,达成贫困户微心愿2100个。二是启动了公益众筹助学项目——“日行一善”品牌活动,倡导全社会每人每天捐赠1元钱,也可以一对一结对资助或不限额捐款,资助全市177名重度贫困家庭学生圆求学梦。截至目前,参与人数已达2000余人,募集到的善款共计200余万元,73名学生被结对资助,101名学生被一次性资助,资助总额为40.74万元。三是组织了50余场流动大篷车式的道德讲堂走进贫困村活动,传播自强乐观的正能量,在村民心中树立了脱贫致富的风向标,受益群众5000余人。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以全面改善洮南市贫困村人居环境为总体目标,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解决好贫困村在出行、饮水、住房安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等方面的问题,使全市贫困村“一年大变样、两年大翻身”。累计筹措资金2.53亿元,统筹实施了农村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净化“五化”工程,新建农村水冲式厕所3600个,村民文化娱乐场所35处,新修村屯道路150公里,绿化村屯185个,切实以人居环境的改善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