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政策指南> 人民政府> 吉林> 标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州65周年成绩斐然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州65周年成绩斐然

  建州65年来,延边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延边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共同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兴旺发达的美丽画卷。

  高铁、航空、高速成体系  构建综合大交通 铸就发展大格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更事关百姓切身利益。65年来,延边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近五年来,公路、高铁、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日新月异,通车里程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通航线路不断丰富,延边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正不断延伸。

  

  “东北最美高铁”开通,为延边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图片来源:延吉西站)

  “东北最美高铁”助推延边经济高速发展。以前不通火车,出入珲春需要边境通行证,想要坐火车出门,还得先坐一个半小时的汽车到图们。真是万万没想到,还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火车开进珲春,而且是高铁。”在珲春市生活了66年的金顺子心中有着无限感慨。2016年,金顺子坐着始发于珲春的高铁去了延吉、长春、大连、北京等地,她还学会了“网上订票”,出行更加便利。2015年9月,被誉为“东北最美高铁”的长珲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不仅结束了珲春没有客运火车的历史,还为长春、吉林、延边、长白山管委会四地增添了一双腾飞的翅膀,把吉林省的名胜串联成一条美丽曲线,长吉图跨进了全新的“高铁时代”,延边旅游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从长春到延吉仅需2小时17分,即便到珲春也只需3个小时,让“早品鼎丰真麻花,午食朝鲜族美食,午后赏长白山天池”的期盼变成了现实。高铁的开通,催生了周末旅游和自助游的火热。一时间,“说走就走”的旅行逐渐流行。吉图珲高铁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省内的短途旅客,原来往返一般需要两三天的旅游线路,现在经常可以“早出晚归”。珲春有望三国、观日出、迎新年祈福活动;敦化全力推出“文化圣境·度假天堂”六鼎山生态、修心、养身复合型文化景观;和龙市举行“中国和龙龙门湖冰钓嘉年华”;图们市有日光山花海……一时间,“长白山下金达莱、最美中朝边境线”等旅游品牌全面打响,延边州旅游市场火爆。吉图珲高铁开通两年来,极大促进了延边地方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2015年长珲城际高铁正式通车以来,延边旅游驶入快车道。同年“十一”黄金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61亿元;2016年,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1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20%。

  打造三大空港开启国际航空“飞行模式”。1985年7月1日,民航延吉站(延吉机场前身)成立当天,近万名延边百姓身着民族服饰,从延边州八个县市纷至沓来,在仅有800平方米的停机坪、2000米的跑道上载歌载舞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经历了2次改扩建,几代民航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后,如今的延吉机场已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航站楼建筑面积21720平方米,停机坪面积62149.32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03万人次,保证空客321、波音737及以下机型全载起降。1985年8月29日,安-24型客机首航延吉-沈阳航线,结束了延边没有民航航班的历史,为延边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凋敝走向繁荣支起了空中脊梁;2000年8月11日,延吉机场开通至首尔包机航线;2005年4月7日被海关总署批准为航空口岸;2011年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的支线机场;2015年2月吉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驻延吉机场签证处正式开始办理落地签业务;2016年2月26日,延边州首个异地城市候机楼——珲春城市候机楼成立;今年6月9日,民航局批复延吉朝阳川机场更名为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随着东北亚国际旅游合作的不断升温。延吉机场开始由航线开发向航班营销转变,探索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航空+旅游”融合发展模式。2016年,延吉机场完成运输起降12876架次,旅客吞吐量148.1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68.2万人次,同比增长14.8%,位居东北第四,仅次于沈阳、大连、哈尔滨三大干线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占比高达46.1%,位居全国所有机场之首。延吉机场公司荣获“2016年最佳旅游支线机场”,是全国165家支线机场中脱颖而出的5家获得此项殊荣的机场之一。

  

  龙井互通立交桥(图片来源:延边州交通运输局)

  建设文明交通铺筑互通发展跨越之路。汪清至延吉高速公路、鹤大高速小沟岭至沿江段(延边段)、延吉至大蒲柴河高速延吉至龙井段竣工,竣工里程248公里;延吉至龙井一级公路加宽工程、国道珲春至图们、图们至延吉、安图至哈尔巴岭等16个项目建成通车,竣工里程443公里;凉水至西大坡、延龙公路至海兰江桥等11个项目建成通车,竣工里程231公里。伴随着建州65年的铿锵脚步,延边的公路交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从最初的伪满警备路、牛马车路发展到以高等级公路为主的水泥(油)路,从泥泞难行发展到快捷通畅,从困守一隅到通边达海,从瓶颈制约发展到经济先锋,延边的公路交通事业飞速发展,亮点纷呈。1952年自治州成立之初,全州公路里程仅2109公里,多数为解放前后修筑的简易铺装路和砂石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是当时公路的真实写照。2011年末,全州公路总里程达到8734公里。截至2016年底,全州公路总里程达到9907公里。近五年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道、乡村公路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延吉市至其它7个县(市)均以一级以上公路连接,县(市)之间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县乡之间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行政村全部实现通水泥(沥青)路。通往周边国家的7个口岸与县(市)都以二、三级公路连接。全州公路主骨架网络基本形成,形成了以延吉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

  加快依托客运站和客运班车的小件快运发展,开通小件运输业务;推进公交发展,与全国147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出台《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稳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稳步健康发展……延边州运输管理稳步提升,2016年,全州完成客运量2304万人,客运周转量212774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3699万吨,货物周转量573380万吨公里,换算周转量增长3.1%。延边与长春、吉林、四平、松原地区增速并列第一。

  挺起工业经济“脊梁”

  发展之风,劲吹大地,延边创新驱动发展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2015年5月4日,一项总投资达20亿元的项目在延吉签约,延吉市与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将在药材精深加工、保健品和健康食品的生产加工及仓储物流基地建设等方面强强联合,共谋发展;2016年3月14日,安图县政府与吉林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10亿元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投资项目,共建5条天然矿泉水生产线,达到年产100万吨高端天然矿泉饮品的规模;今年1月17日,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吉林金复康药业合作签约仪式在“华润三九”总部举行,“华润三九”将持有金复康药业公司65%股权。自此,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企业——“华润三九”正式入驻延边、落户敦化……一家家工业企业拔地而起,一条条先进生产线前景可期。65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工业战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不断创造着发展的奇迹,延边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五年来发展尤为迅速。

  五年来,延边州工业总量逐年扩大,发展速度创历史最快,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由2011年底的419户增长到2016年的480户,工业总产值由746.6亿元增长到1489.9亿元,增长99.6%,工业增加值由266.2亿元增长到474.9亿元,增长78.4%。近五年来,延边州把加快工业发展放在经济战略的核心地位,在“投资拉动”战略和“工业提速增效”活动推动下,工业总量逐年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投资不断增加,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绿色转型升级逐渐加快,工业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年间,延边州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43.5亿元,其中技术改造完成1110.2亿元。先后实施了国药基地、安图长白山矿泉水产业园、吉林烟草工业园、珲春海产品加工园区等重大工业项目,珲春紫金多金属、金刚山民族食品、草还丹药业人参口服液等项目竣工投产。特色食品、金属矿业、医药、林产4个一类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珲春纺织服装出口加工2个二类产业集群获批。图们石岘木质素化工循环、珲春海产品加工等园区纳入省级规划管理,全州纳入省级管理的特色工业园区达16个。

  在持续巩固医药、食品、林产、能源矿产支柱产业地位的基础上,延边州培育壮大矿泉水、医药健康、人参加工、海产品加工、生态林业等绿色产业,在做大总量中优化结构,在引进增量中盘活存量,促进产业向高端、产品向终端发展。人参、矿泉水、医药、海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成效,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以绿色食品、矿泉水、人参和医药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和高附加值行业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为增强发展后劲,延边州积极引进央企名企和实施品牌战略,围绕“中国光彩事业延边行”“央企走进吉林”和“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等活动,多次组织县市和企业与央企名企开展项目对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北京四环医药、雅客矿泉水、安图恒大包材、金基鸿业伊利石开发、国药基地三期等招商项目开工建设。亚泰长白山医药、恒大人参产业园、龙井玄武岩、安发长白山生物等项目签约落地,为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超越。

  五年来,延边州新三板挂牌实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福康药业、宝利祥蜂业、瀚丰矿业、白山国旅、创业软件5户企业相继在全国中小企业股改系统挂牌,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州累计开发新产品200多种,珲春国遥博诚科技有限公司便携式无人机等17种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的参泽舒肝胶囊等37项新产品列入省百种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计划,全部实现规模化生产;先后获批国家级“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宽带普及率、光网普及率处于全省首位;加快推进“无线城市”项目建设,在延吉、敦化和珲春三个县市试点推行数字社区、网上创业就业、预约挂号和智能公交等信息化项目,数字社区项目已走在全省前列;食品药品电子追溯平台入选全省唯一一个国家信息消费创新应用示范项目。新元木业实施企业管理自动化生产,和龙双昊实现车用零部件装备制造智能化管理。“微农场”“韩范商城”“丝路购”等生产性服务平台粗具规模。“稳”有张力,“进”有所为。延边州工业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跨越式步伐,迈上赶超崛起之路。

  着眼实事 惠民生

  民生为本,民生为重,民生为先。近年来,延边州委、州政府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8个险种全覆盖;启动安居工程,显著改善住房条件;扶持弱势群体,使老有所养,弱有所依……一番辛苦,一番收获,民生工作自开展以来,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受到了百姓高度支持与赞扬。龙井市天工名苑里先前棚户区内失修的道路,下沉的地基、开裂的墙体已统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漆黑油亮的新沥青路和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楼房。2015年8月开工建设的天宝山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让棚户区居民搬进了温暖亮堂的新居。自保障性安居工程启动以来,延边州先后实施城市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等住房建设,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从矿区、林区到垦区的全覆盖。2013到2016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共投入资金96.43亿元,受益人数达12.34万户、约37万人。通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水质监测、农村居民“旱改厕”工程,使得农村居民生活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共解决38.23万农村居民及0.16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水质检测覆盖率达100%。

  延边州下大力气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013至2016年,共投入资金4.93亿元,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城市辖区社区卫生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并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扶持建设1个“健康小屋”。农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几年来共建设村卫生所172所,乡镇卫生院77所,县级医院8所,县妇幼保健院3所。有序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及全民阅读等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居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延吉市中央小学学生正在参与丰富有趣的课间活动(摄影:王雨)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除在城乡居民生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上重点关注外,在解决就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扶持弱势群体、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上,为保百姓满意,延边州也倾力而为。延边州积极实施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2013年至2016年,延边州累计新增就业21.1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援助就业困难人员5.3万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108.63万人次。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五大类8个险种实现全覆盖。延边州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2连增,2016年人均达1856.52元,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2013年的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2016年420元。社会救助力度加大,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由2013年的每月381元和每年2010元提高到2016年的每月490元和每年2402元。

  对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加大。截至2016年末,全州共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91个,实现全覆盖;全州每千人养老床位40张,比全省平均水平多出9张水平。2013年至2016年,共为19.84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对1.32万名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帮助3388名城镇残疾人实现创业就业。

  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视频监控实现重点公共区域有效覆盖。2013至2016年,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实现监控全覆盖,农村视频监控点位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全州城区、农村、边境、路网、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视频监控体系初步形成。食品安全工程加快推进,全州共建设阳光厨房1134户,对流通领域食用农产品抽检1393批次,为全州3324个食品药品经营业户安装食品药品可追溯终端设备和220台食品送货车安装了追朔移动终端,有效提升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每当重要节日朝鲜族群众都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摄影:张伟国)

  民族团结一家亲

  延边有着培育民族团结的肥沃土壤,65年来,在这片沃土上,各族人民荣辱与共,亲如一家,处处充盈着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在生活中,各族人民团结和睦,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在灾难面前,各族人民生死相依,舍小家为大家。在学校里,朝鲜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融合,同学之间友爱互助。在军民共建中,鱼水情深,和谐相处亲如一家。如今,走在延边大地,全州各族早已不分你我,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互相帮助、维护民族团结,共同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