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1日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3729
日前,长春市人社局启动以“雪中送炭”为主题的“暖流计划”——社会力量在行动(百姓健康篇),着力打造“民生改善升级版”,标志着“暖流计划”的工作格局实现突破,构建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长春增收模式”。
创新机制,打造社会力量参与增收新模式。一是实现了政府与社会的融合。由长春市人社局牵头,联合民政、市容环卫、公安、宣传等部门,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主动与50余家社会力量参与单位有序对接,实现了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深度融合。二是实现了行业与专业的整合。百姓健康既涉及医疗卫生行业,又涉及养老护理专业,通过组织社会力量在行业领域与专业领域的对接,实现了社会力量在资源整合利用上的最大化。三是实现了资源与需求的互通。针对医疗机构有资源有热情,农民工、环卫工等群体有健康体检需求,却限于费用过高、个人又无力承担的现状,政府部门搭建平台,既为医疗机构奉献爱心提供了载体,又妥善解决了不同群体健康体检的需求。
精准扶持,切实提高群众增收“含金量”。一是免费为低保人员等群体进行健康体检。体检费用由医保基金承担200元,医疗机构承担400元,低保人员等群体不用花自己一分钱。今年长春市共为城区4万名低保人员、1.4万名环卫工人、18万建筑领域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区公安系统4223名公益岗位人员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共计可减少支出1.42亿元。二是低保失能人员免费托管。通过谈判协商,长春市选定了夕阳红养老院、祥祉圆养老院、济康养护中心,对符合享受照护保险待遇的低保人员,在照护保险补偿后个人自付部分,进行费用减免,实现入住“零自付”,形成了低保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免费托管的“长春模式”。全年可为符合条件的4000名低保失能人员减免费用2880万元。三是低保人员大病“零自付”。长春市通过医保基金支出并引导定点医疗机构减免部分费用的方式,选择部分费用高、病程长的重大疾病,由低保个人“低自付”转变为个人“零自付”。四是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长春市选定多家医院开展白内障患者复明行动,采取定点医院救助和医保基金定额结算的方式,实现参保人员白内障手术个人“零自付”。五是爱心单位送温暖。共推出送温暖项目26项,主要包括吉林省医院的神华—爱心行动“先心病”、慈善光明项目;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儿童先心病手术求助项目;吉林国健妇产医院的免费为低保人员、特困人群进行围产期检查和减免生育费项目;长春协和妇科医院的免费为1万名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及健康检查项目;吉林大药房的免费体检送药等项目。
强化保障,“四项举措”确保增收目标落实到位。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专人负责、专题推进、专项对接的工作流程,确保社会力量在参与过程中有组织、有平台、有渠道。二是加强监督考核。由长春市人社局牵头,各部门配合,采取“月督导、季通报、半年调度”的方式,加强对整个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采取宣传海报、宣传手册以及重点宣传与上门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媒体的作用,全面宣传活动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积极营造政府促进、社会参与、相互融合的舆论氛围。四是加强项目梳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梳理群众诉求,深入挖掘社会力量潜力,特殊项目专项推出,性质相近项目打包推出,随时向社会公布新的服务项目。积极引导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和驻长大企业参与活动,实现“暖流计划”的品牌化和项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