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8日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3873
2017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在完成建档立卡全面脱贫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我省总体部署,坚持脱贫不脱钩、松压不松劲,持续推进扶贫攻坚各项工作,苦练“绣花”功夫,重点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扎实做好新识别贫困人口的跟踪帮扶和脱贫,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做好结对精准帮扶工作。进一步强化管委会四个包保组及三个区、各部门定点包保帮扶部门(单位)的责任,建立完善贫困对象跟踪监测体系,准确掌握脱贫人口的生产生活状况,重点加强贫困边缘户监测,按照“四个联系、五个帮送”制度要求,及时发现返贫户、新识别户等贫困对象,并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标准和政策要求,跟踪做好各项帮扶脱贫工作,努力做到发现一户、帮扶一户、脱贫一户,确保全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保持动态为零。
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充分发挥三个区的引导作用和贫困村的主体作用,抓好产业扶贫项目研究开发,支持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立足贫困村都是城中村的实际情况,重点开发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家庭旅馆等服务业项目。池南区结合温泉等旅游资源开发,依托村民服务中心,研究新上民宿、餐饮、冷冻仓储服务等扶贫项目;池西区重点围绕南山资源开发,建设美丽乡村民俗文化产业园,通过农村集体土地出租、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式,鼓励发展采摘园、百花园、水上乐园、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推进农村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做好就业创业,加强对有劳动能力困难人群的创业思路引导和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创业就业能力。结合城镇化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帮助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和家政服务,组织开展企业用工对接活动,引导有就业能力的人员到各种服务行业中就业,努力推动创业促就业,就业促扶贫。
切实加强基本保障。进一步研究、吃透和落实好上级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跟踪做好专项扶贫工作。一是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完善健康扶贫档案,推动“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和三减免”等医疗补助政策落实到位,保证全区合规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对落实国家和省级各项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后仍个人负担较重的特别困难人口,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由管委会研究给予兜底补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加大池西区和池南区医院医疗设施设备投入和医护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医疗机构达标率。二是落实好义务教育制度。进一步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在中等职业和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困难家庭子女,按照“雨露计划”和“助学贷款计划”,实现应补尽补。三是发挥社保兜底作用。积极推进“两线合一”(低保线与扶贫线),按照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线原则,及时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力争高于国家扶贫标准5%以上,确保兜住脱贫底线。同时,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提高困难人口参合补助标准,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采取开发岗位、政策扶持、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措施,助力贫困劳动力投身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开展“春风行动”,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免费对贫困家庭“两后生”进行技工教育培训,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农村电商建设,吸纳和安置更多贫困农村人口就业。抓住协作契机,搞好劳务输出对接、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
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和公共文化设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实施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等农村提升工程,重点改造提升城乡结合部道路,加快完善交通路网,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安全饮水和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和住房安全。扎实推进农村文化馆、图书馆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达标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