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9日 来源:四平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3250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铁东区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投入增加702万元,全额补贴区属医疗机构药品进价销售减少的收入部分。2012年,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全区患者让利90余万元。到2015年,5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相继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基药政策已覆盖全区。五年来,为患者减少药品支出800余万元,有效降低了群众就医用药负担。
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农民。铁东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乡人口参合率始终保持稳定在100%。五年来,全区参合患者共补偿22万人次,补偿金额总计1.3亿元,减轻了农民的就医负担。
三是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13年—2015年三年时间,区政府共投资392万元、上级财政投资250万元,建设5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从2014年开始,在两年内建设12家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于2015年9月全面完成。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截至2015年,全区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229906人;0—6岁儿童管理891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1153人;60岁以上老年人管理22393人;高血压患者管理20112人;糖尿病患者管理6533人。儿童基础免疫达到90%以上,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均达到80%以上;预防接种单位信息化管理率100%,形成了牢固的免疫屏障。2015年全市年终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考核中获得全市第一名。
五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开展。区直属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科医生和相应医疗设备基本到位的情况下,于2015年8月4日全面开诊。社区居民就近就医成为可能。
六是中医药提升工程全面推进。12家基层医疗机构建成标准的中医馆3家,其他基层医疗机构均建立了中医馆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药饮片和免煎中药颗粒达300余种,非药物治疗适宜技术全部开展。2015年铁东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
七是创建省级非传染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区政府历经近三年的前期调查统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肿瘤登记、死因调查、慢病筛查及管理等基础性准备工作,完成了各项申报材料,于今年6月向省、市卫计委申报等待检查验收。
八是整合资源提升诊疗服务能力。他们建立了居民健康体检中心,为全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检验、心电及超声检查,使全区老年人、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体检项目全部开展。同时借力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技术人员和检验设施,联合成立了铁东区“孕妇产前体检中心”,为在全区落实好《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