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政策指南> 人民政府> 陕西> 榆林市> 标题:清涧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清涧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清涧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清涧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县政府各工作部门、事业机构:


《清涧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清涧县人民政府

                                        2017年6月12日

                       

                                                           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12日印发 共印45份

                        

                                   

清涧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实施意见


为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陕教[2017]178号)、榆林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榆林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的通知》(榆政教发[2017]79号)和榆林市教育局、榆林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榆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榆政教发[2017]111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我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建立完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以下简称“送教上门”)工作制度,探索送教上门实施办法,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障教育质量。


二、基本原则


1、有效统筹。各镇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县教育和残联等部门要将送教上门工作纳入部门工作总体规划,形成工作合力。各镇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控辍保学主体责任。县教育局要统筹教育资源,明确送教上门具体单位,负责送教上门工作管理。县残联要在每学年开学前提供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名单,协助提供有关送教条件,及时参与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指导工作。


2、家庭支持。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要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支持其接受送教上门服务,并主动配合送教单位和教师做好相关工作。


3、免费教育。送教上门服务费用由生均公用经费保障,不向服务对象收取任何费用。


三、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的服务对象为各镇(便民服务中心)统计的、确实不能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教育、有一定学习能力、年龄在6-15周岁的重度残疾等有特殊困难的儿童少年。


四、送教方式


承担送教任务的学校要根据服务对象情况,灵活选择到服务对象家庭实施一对一服务以及家长到送教点陪学等方式。


五、送教内容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特殊教育三类课程标准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送教对象情况,由送教学校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确定合适的送教内容。


1、科学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首次送教上门,要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现状,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残障类别和个人潜能,做好相关专业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2、明确具体送教内容。教师开展送教服务时要为服务对象送学习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和补偿训练,一般应包括康复训练、认知、语言交流、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和特长培养等方面。


3、强化家长教育意识。要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和法律意识,教育家长密切配合送教上门工作。送教上门教师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指导家长掌握有关教育补救方法和康复训练技能,并根据教学情况布置好家庭训练。


4、保证送教上门教学课时。送教单位要根据服务对象个别化教育计划和具体情况,确定每学期送教上门时间和课时,保障按计划完成送教任务。


六、实施流程


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县教育局和残联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联合其他有关部门统筹做好重度残疾等特殊困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1、摸底登记。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县残联要将当年未入学适龄重度残疾等因特殊困难情况而未入学儿童少年实名调查登记资料整理汇总后,造册交县教育局,并保证登记资料的真实有效。


2、送教评估。县教育局根据县残联、各镇(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的未入学重度残疾等特殊困难儿童少年名单,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


3、落实到校。送教上门实行“属地负责、任务到校”管理。县教育局将服务对象统筹安排到送教学校,安排相关学校落实工作任务。


4、一人一案。各送教学校与接受服务的家庭签订协议,制定好个别化教育计划。


5、检查督导。县教育局要结合业务工作检查或联合本级残联对送教上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指导。每学期末,教育局对送教上门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总结。


七、服务保障


1、组织保障。各镇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县教育局和残联要高度重视送教上门工作,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明确具体事项,强化责任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各送教学校要成立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选派热爱特殊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关心残疾学生、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2、专业指导。县教研室负责送教上门工作的业务指导,定期组织送教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业务培训、专题研讨等活动,加强对送教上门的过程管理和业务指导。要特别突出对送教教师的康复知识培训,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能力。


3、条件保障。各送教学校要保证送教上门必要经费,为送教上门教师和相关人员提供交通补助和误餐补助,县教育局和残联要提供有效支持,保障送教上门服务正常开展。


4、加强管理。送教学校要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学校学籍统一管理,并建立学生档案。档案材料主要包括学生评估资料、个别化教育计划、送教上门的各类记录及送教上门照片等。教育局要将送教上门工作列入对送教学校检查考核内容,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教师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