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政策指南> 人民政府> 吉林> 标题:白城市四个“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战

白城市四个“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战

 (一)进一步强化产业项目支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品牌拉动、“互联网+”、“私人订制”等主导模式。市县两级投入资金1.7亿元,发展庭院经济12.7万户、10.61万亩,预计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发展光伏扶贫。384个贫困村全部纳入光伏扶贫村级电站项目建设,总规模19.2万千瓦,总投资14.4亿元,630日前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加快推进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申报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发展柴改电井井通电工程。白城市井井通电工程共分4个批次36个项目5.2万眼井,共投资22亿元,目前所有项目都已开工,第一批5个项目7747眼井已建设完成。发展电商扶贫。研究制定了《白城市电子商务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筹划建设市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五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电商运营中心;全市7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919个村共建立邮政服务站1530户、农村淘宝服务站89户、天辰云农场服务站110户。

  (二)进一步创新突破“三保障”难点。住房保障方面,按照省里部署,开展危房再认定工作,把“穿衣戴帽”危房全部纳入改造计划之中,全市共核定危房3.6万户。易地搬迁方面,启动了14个乡镇29个行政村20个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目前,所有项目全部开工。医疗保障方面。出台了全市医疗精准扶贫意见,全部建立了大病兜底救助政府性基金,对全市患有28种大病的重度贫困人口,实行定点医院零垫付,对目录内药费,在综合运用新农合报销、大病保险报销、民政救助、补充商业险报销基础上,进行统一兜底。针对建档立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进一步组织实施“一人一策”分类救治,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截止目前,全市已为4.6万名贫困人口建册。全市已有16.4万名贫困人口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广了洮南市贫困户医疗“三下沉两提高”做法。教育保障方面。出台了精准扶贫《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加了从学前到高中阶段6个方面的减免和资助政策。建立了全市贫困学生就学状况和享受优惠政策数据库,惠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4851人,涉及资金619万元。

  (三)进一步强化包保帮扶。创新包保帮扶载体。4月中旬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市县乡三级同步启动万名干部进乡村、开展“三帮扶一推动”活动。市县乡三级包保干部和包保部门,到贫困村吃住一周以上,帮助健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模式,帮助启动庭院经济,帮助督促教育、医疗扶贫政策落地,推动贫困人居环境改善8项工程开工建设。完善社会帮扶机制,为推动全社会参与扶贫、支持扶贫,发挥社会部门、群团部门作用,出台了《社会扶贫实施方案》,推动社会扶贫载体化、机制化、常态化。

  (四)进一步传导工作压力。夯实精准识别,开展了精准识别再回头看活动,清退2.1万人,新纳入0.7万人,确保了扶贫对象精准。启动了扶贫档案标准化建设工程,统一档案格式、档案目录。加大督查力度。细化脱贫攻坚任务,明确了20项重点任务、113项具体推进措施和时间节点要求,落实了15个总牵头部门、36个具体牵头部门,建立了工作台账,逐月调度推进。今年3月份,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对10.7万贫困户、20.1万贫困人口,进行全面督查、彻底核查。完善考核办法。重新修订县(市、区)和包保帮扶部门2个考核方案,研究制定了驻村第一书记考核办法,做到了考核进一步细化、量化。加大宣传推动,报纸媒体报道110篇,新闻网报道110篇,指尖白城报道30篇,其中新华社报道12篇,其他中直媒体报道25篇。电视台报道76篇,其中中央1套《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各1篇,中央2套《经济信息新闻》1篇,省级媒体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