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2日 来源:吉林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3142
一是城市功能大幅提升。注重功能提升、环境优化,城乡面貌展现新风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累计投资27.9亿元,新建棚改住房144万平方米,安置居民2.6万户;滨东佳园安置工程全面竣工;暖房子改造146万平方米,4年改造任务圆满完成;新建公租房2.5万平方米,极大解决了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投资11亿元,完成公铁立交桥、东通化大街、东山路、龙山路等40余项路桥改造工程,实施供热热源改造、燃气管网改造、供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厂、垃圾发电厂等一批重点市政项目建设,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投资2.5亿元,改造农村危房2931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9公里、桥梁16座,完成乡镇中心区域和农村村部改造,实施健身广场、多功能活动室、垃圾处理场、卫生厕所等26项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投资近亿元,全面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创建省级农村示范村10个、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村7个、美丽乡村3个、美丽庭院2900个、干净人家4100个,五道江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
三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实施“生态修复、节能减排、大气污染治理、水系生态改善、造林绿化”五大工程。治理地质灾害区域10.5平方公里,整理出建设用地1470亩,恢复耕地、林地2100亩。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治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实施城乡饮用水源保护,水源水质100%达标。投资1.5亿元,实施浑江干流水洞段堤防建设等26项水利工程,主干河道综合治理率达60%。植树造林778公顷,创建省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1个、森林小镇1个、高标准绿化村屯11个,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73%和36%。
四是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聚力民生改善、共建共享,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投入民生资金18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由48.6%提升至70.1%。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当年完成315户、602人及1个贫困村的脱贫任务。以棚改安置房、廉租廉售房、危房改造、住房租赁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梯次住房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制定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城乡低保、五保供养、高龄老人津贴扩面提标,发放救助金1.9亿元。城乡居民社保参保率达到90%,新农合在乡农民参合率连续7年达到100%,重大疾病保障病种增至42种,补偿金封顶线提高至20万元。两矿退休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
五是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荣获省级“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县”和“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称号。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被评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荣获“全国健身球之乡”称号。图书馆、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烈士陵园完成异地新建,被评为“吉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扎实推进双拥共建,连续8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统计、档案、残联、妇联、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是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深入推进“平安二道江”建设,建成视频监控三级管理平台,辖区总发案率年均下降26%。深化“N+1”矛盾调解、“民情气象站”和社区矫正机制,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开展信访积案大化解,信访总量下降41%。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应急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监督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依法治区进程明显加快,“六五”普法工作圆满收官,创建国家、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单位28个,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