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3日 来源:松原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3791
乾安县是典型的黄土台地,十年九旱,农业连年遭灾,工业企业不发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致使城乡困难群众较多。近年来,乾安县高度重视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初步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农村五保、救灾救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慈慈善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就体系,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一、基本民生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乾安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1999年7月开始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从2005年实施。目前,乾安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令158号,吉林省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吉林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吉民发[2009]102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3〕18号)。继续执行《吉林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批评议办法(试行)》的通知(吉民发[2010]46号)。为切实把社会保障“最后一道防线”做好做牢,为有效缓解低保家庭信息核对难的问题,2012年5月,乾安县在全省率先建立财政、公安、劳动保障等14个部门对城乡低保对象联合审查信息核对机制,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各项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根据我县的实际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截止2014年12月末,全县共有城乡低保户5893户,953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全县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336元和年人均2300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0.6%和11.27%。
(二)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标准逐步提高
近3年来,乾安县重点将城乡低保户、五保供养对象(含农村孤儿)、重点优抚对象;因患有各系统重大疾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或因突发事件住院医疗费用支出较大造成特殊困难的其他低收入家庭成员纳入了医疗救助范围。并逐步提高救助标准,2012年重新修订了《乾安县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将救助标准统一提高到60%,临时救助由过去的分病重救助,改为不分病重,根据医疗费用支出额度给予救助。慢性病救助标准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800元,大病住院医疗救助年封顶线由2012年的10000元提高到12000元。医疗定点救助医院由过去的1家增加到4家,县内门诊慢性病救助药店3家,极大方便了救助对象的就医、购药。截止2014年12月末,累计医疗救助人2.18万人(次),支付救助资金589.69万元。其中:住院救助对象为2501人(次),支付救助资金367.23万元;门诊慢性病救助1458人,支出救助资金59.49万元;门诊大病救助对象258人(次),支付救助资金23.01万元;临时救助对象为20人,支付救助资金12.1万元;资助参保(合)人员17563人,支付救助资金127.87万元。
(三)五保对象供养能力进一步增强
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和省、市、县相关部门的要求,近年来,乾安县五保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4年12月末,全县共有五保供养对象795户868人。其中,集中供养223户242人,分散供养572户626人。五保集中供养经费标准由2011年的年人均4000元提高到年人均5700元,增长了42.5%;分散供养标准由2011年的年人均1500元提高到年人均3000元,增长了100%。2014年,按照“居室宾馆化、庭院花园化、生活小康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加大了农村福利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共筹集建设资金240万元,对农村社会福利中心的床、衣柜进行了更新,实施了暖房子工程建设、房屋改造项目和院内植树、修建休闲长廊等,农村福利中心面貌焕然一新。
(四)自然灾害救助制度逐步完善
为了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和有病及时治疗的“五有”目标,乾安县的县级救灾应急预案、乡镇应急预案、村级应急预案已于2010年全部编制完成。目前,全县建立了由302人组成的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在2013年10月份发生的历史罕见震群型地震灾害中,乾安县32066户近11万人的受灾群众得到了有效救助,实现零重伤零死亡的救助目标,救灾救助工作得到了国家民政部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五)慈善救助的补充功能充分发挥
近3年来,乾安县慈善会广泛开展了助医、助学、助老、助残、助困和赈灾等活动,救助困难群众数40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民政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补充功能,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共支出慈善救助资金128.41万元,1026人得到了及时救助。其中:其中:大病救助546人(次),支出救助资金64.44万元;生活困难救助102人(次),支出救助资金24.24万元;精神病救助9人,支出救助资金4.4万元;火灾救助19人,支出救助资金3.7万元,群众路线结对帮扶救助24人,支出救助资金4.8万元;慈善助春耕活动共支出15.36万元,共救助190户;金秋助学活动,救助92人,支出救助资金10.35万元;圆梦大学活动共救助24人,共支出救助资金4.8万元;其他救助17.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