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7日 来源:通化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3124
今年以来,东昌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事业中心紧紧以“学党章领会内容实质、学讲话领会精神实质、做党员重在重行务实”为出发点,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五加四”服务机制,确保“一站式”服务到位。面对困难群体人员层次结构低、精神状态差的问题,救助中心在人员队伍建设、综合素质提升、工作程序规范等方面全面推行“五心”服务理念(即热心、诚心、耐心、细心、爱心)和“四个一”服务机制(即一张笑脸接待、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暖心、一句问候贴心)。在工作环境的硬件建设上加大力度,为“一站式”服务受理人员印制联系服务卡,公布政策咨询热线,设立政策咨询台,建立群众意见簿。同时为方便群众咨询,在服务机制上实行“轮值首问负责制”,做到解答咨询问题耐心细致、政策解释完整到位、全程受理有始有终。
分类动态管理,确保低保家庭得到有效救助。为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该中心建立了低保分类管理制度和年审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将全部低保对象分成三类:一类为“三无”人员,每年复查一次;二类为家中有重病或重残的弱势群体,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三类为家中有劳动能力、随时有就业机会和临时收入的,每月复查一次。深入开展“访民情,解民难,满意在民政”活动,制定目标,组织干部深入社区居民家中,走访调查,了解民情,为困难群众解困境、办实事,把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贫困百姓家中,同时查找不符合低保救助的家庭,及时剔除。通过开展访民情活动和低保年审工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上半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及各类补贴3000余万元。根据各类情况停保62户。
建立主任接待机制,确保困难群体诉求有渠道。为确保上门办理业务的困难群体诉求有渠道,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和心里底线的事件发生,该中心创新建立主任接待制,设立《东昌区社救中心来访接待笔录》,通过心理疏导、人员陪护、积极协调等多种方式解决困难群众诉求。截止到5月末,中心主任共接待集体及个人来访共189人(次),来访内容涉及城(乡)低保政策、医疗救助、突发事件临时救助等各项业务,现已办结179件。同时建立救助事业中心微信平台,设立便民服务、办事指南、政策宣传等多个版块,将涉及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的受理程序及国家、省市下发的各项惠民政策,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宣传、发布,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通过多种措施打造一支高标准、高素质的民政干部队伍,真心为困难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