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5日 来源:通化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3265
柳河县在扶贫工作中,坚持城乡协调一体推进,在“怎么扶”上下功夫,落实资金支持,保证贫困人口脱贫一个都不能少。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明确“扶持谁”。柳河县的脱贫任务为5541户、13455人,分布在15个乡镇、166个行政村。面对繁重的扶贫任务,该县研究制定方案和扶贫办法,建立“七步工作法”,即:贫困户申请、入户调查摸底、村级评议、回访核查、乡镇审核、县级确认和建档立卡。
精准落实扶贫措施,明确“怎么扶”。结合柳河实际,依据致贫原因,实施好“六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强化“造血”功能,通过实施产业化、农家乐旅游、电商、光伏产业等,确保稳定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国家、省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退耕还林等方面确定了较高的补偿和补助标准,加大争取力度,尤其是争取工程造林补偿、哈泥河流域生态治理补偿、矿山山体修复补偿,确保这些补偿最大程度惠及贫困群众;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自身脱贫致富能力。开展常态化的企业定向订单培训、种养业技术培训、家政服务培训和创业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主就业创业能力,并全力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指导开展就业创业;通过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制定出台《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办法》,尤其是对特困群众重大疾病,通过民政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措施全额予以保障,最大程度降低贫困人口看病支出;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于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实施政策性保障来兜底;一事一议帮扶脱贫一批。对于上述无法涵盖的农村贫困人口,或突发因素致贫的特殊个体,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帮助脱贫。
强化资金保障,确保用在“刀刃上”。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从今年开始,该县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支1000万元,其中700万元用于农村扶贫开发,300万元用于城区弱势群体帮扶,三年不变。重点解决城乡弱势群体在大病救助、残疾人帮扶和住有所居等方面的问题。县政府四年拿出800套廉租房,满足城区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在医疗保障上,对符合条件的特困群众,加大重大疾病救助力度,对115名需要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全额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