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1日 来源:渭南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4110
渭南计划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华商报讯(记者 冯强)10月17日,市长李明远主持召开渭南市政府2016年第18次常务会,原则通过《渭南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渭南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十三五”渭南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发展规划》。
全面实施
城乡居民大病报销制度
据了解,《渭南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将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展开,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计划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方面,将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基层医疗机构要至少配备2名以上的全科医生,每万名居民至少有2名全科医生,逐步建成市县乡三级全科医生梯队。
建立双向转诊通道,规范双向转诊。制定常见病种出入院和双向转诊标准,除65岁以上老人,5岁以下婴幼儿、孕产妇、精神病、重大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患者外,其他患者就诊均进入分级诊疗体系。同时,调整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政策,实行差别化报销比例,上转患者实行累计起付线政策,下转患者免除基层起付线。将应转诊而未经转诊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患者报销比例大幅下调,积极推动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向下转诊。
该《方案》还提出,要提高保障水平,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其中,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报销制度,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报销比例不低于50%。出台脱贫人口医保脱贫政策,确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按期脱贫。
降低大型医用设备
治疗检验费
《方案》还提出,要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面实行药品(不含中药饮片)零差率销售。
同时,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其中,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费、检验费、中医治疗费。放开辅助生殖、口腔正畸、中医推拿和中医保健(不含辩证论治)及按规定规范开设的特需病房、特需门诊诊查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由市场自主调节。
严禁医生薪酬
与药品等收入挂钩
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渭南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底,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比重下降10%,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下降到30%以下,群众就医负担减轻,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
其中,将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包括落实公立医院自主权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还要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创新编制管理方式,新进人员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原在编人员通过自然减员退出编制管理。
合理确定医院人员薪酬水平。其中,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公立医院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自主进行收入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支援基层和贡献突出的人员倾斜,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合理拉开不同岗位薪酬差距,调动医院人员积极性。严禁将薪酬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常务会原则通过的《“十三五”渭南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应急体系建设的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社会化的目标。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预警与应急响应、处置与应急救援、评估与恢复重建既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其中,黄河、渭河、洛河洪水预报预见期达到10小时左右,预报合格率达到80%以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到30分钟以上发布。食品药品重大事故及时报告率和处置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