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1日 来源: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浏览次数:4012
合作医疗暖民心 互助共济顺民意
岚山区2014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圆满完成
在岚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镇办的共同努力和各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该区圆满完成了2014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全区参加2014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人数达294213人,共筹集基金2353.70万元,较去年基金增幅15.55%。这次筹资工作呈现出三个特点:
政府措施得力。一是强化政策落实。认真吸取以往筹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经区长办公会议研究,户籍在该区且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可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合,不再层层摊派任务,从制度上避免了重复参保。二是强化宣传发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宣传车、明白纸、广播喇叭等多种渠道、各种形式向农民讲清参合方法,基金的筹集、使用和报销等实际问题,消除农民的疑虑和担心,筹资期间共印制宣传明白纸10余万份,出动宣传车30余人次,制作宣传栏400个。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岚山区委、区政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全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之一,各镇街道也将此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细化考核标准,明确责任,对脱产干部、村两委实行量化考核,确保了筹资进度。四是强化工作督查。该区对筹资工作实行日调度,区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每天向区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筹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对这项民生工程认识到位,协调配合,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群众踊跃参与。一是积极探索支付方式改革。实行在总额控制分配基金范围内,开展按项目付费、次均费用控费、单病种定额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四项结算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式结算管理。区外定点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下降4.36%,区内定点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下降8.3%,岚山区也被省卫生厅表彰为“省级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示范区”。二是创新打造区域卫生平台。建设了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一体化卫生服务系统、绩效考核评价系统、药品采购监管系统、一卡通系统、终端自动查询系统、智能化数字办公系统及门户网站服务系统于一体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参合农民在市、区、镇、村四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现联网直报。三是着力解决大病医疗报销。将包括儿童白血病在内的20类病种作为重大疾病,新农合报销70%、封顶线10万元,剩余部分再由人寿保险公司给予二次补偿,累计封顶线可达30万元。今年全区共有2087人次参合人员享受了大病保险二次报销330万元。
财力惠及民生。一是建立了合理的筹资增长机制。2014年,新农合筹资水平由去年的35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00元,其中参合人员人均缴费由70元提高至80元,各级财政人均配套补助由280元提高至320元。二是建立了规范的基金分配制度。建立了风险金制度,并严格控制基金结余,当年基金结余不得超过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15%,累计基金结余不得超过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25%,结余资金应首先考虑用于重大疾病住院补偿。三是建立了惠民的报销补偿政策。2014年参合人员当年个人住院统筹补偿封顶线为15万元,其中一级定点医疗机构设起付线100元、报销比例80%;二级定点医疗机构设起付线500元,报销比例65%-75%;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设起付线800元,报销比例55%-65%;门诊报销比例50%,当年门诊补偿封顶线每人每年200元。(陈涛 袁宁)